辐射安全许可证政策解读

全国辐射安全许可证代办

国家安全教育日——核安全

+ ✦ +

国家安全教育日——核安全

核安全是什么?

广义的核安全是指对核设施、核活动、核材料和放射性物质采取必要和充分的监控、保护、预防和缓解等安全措施,防止由于任何技术原因、人为原因或自然灾害造成事故发生,并最大限度减少事故情况下的放射性后果,从而保护工作人员、公众和环境免受不当辐射危害。

狭义的核安全是指在核设施的设计、建造、运行和退役期间,为保护人员、社会和环境免受可能的放射性危害的所采取的技术和组织上的措施的综合。该措施包括:确保核设施的正常运行,预防事故的发生,限制可能的事故后果。

+ ✦ +

核安全的重要性

2014年4月15日,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习近平主席首次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概念,强调了国家安全的总体性,指出国家安全是各种安全的综合,系统论述了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

核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国家安危、人民健康、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及大国地位。

维护核安全,要采取措施防范核攻击、核事故和核犯罪行为,坚持核不扩散立场,确保核设施和核材料安全,防止和应对核材料的偷窃、蓄意破坏、未经授权的获取、非法贩运等违法行为,防范恐怖分子获取核材料、破坏核设施等。

+ ✦ +

日常生活中的辐射对人体有害吗?

辐射并非什么可怕的东西。自然界中的所有物体(包括我们人类),只要温度在绝对零度(-237.15℃)以上,都会发出辐射。

不过,辐射归辐射,彼此却不相同。按照有无电离能力,辐射可分为非电离辐射和电离辐射。

非电离辐射是个大家庭,而且相当有实力。我们熟悉的通信基站、广播电视、手机、微波炉、红外遥控器、彩虹、紫外线、雷电等都属于非电离辐射。

让大家真正感到害怕的,多半是电离辐射。电离辐射善于“隐形”,看不见、摸不着、嗅不到,却可伤人于无形。由于过度恐惧,很多人误将非电离辐射当成了电离辐射。

其实,电离辐射也并非一无是处。随着技术的发展,如今在医疗、工业、农业、环境、安保、航空航天、考古、核能等领域,电离辐射也越来越多地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医用防护服一度成为紧俏物资。你可能不知道的是,正是电离辐射将医用防护服消毒灭菌的时间由化学方法7~14天缩短到1天以内。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每年大约有1200万立方米的医疗器械由辐照技术进行消毒。全球生产的所有一次性医疗器械等,40%以上均采用辐照灭菌的方法。医院里常见的一次性输液器、注射针管、手术器械等,大都是经过辐照消毒。

不仅仅是医用消毒,其实从核科学被发现的那一刻起,电离辐射就被应用在医学中。它既可以作为一种诊断手段,也可作为一种治疗工具,被应用在影像医学、核医学、放射治疗等诸多方面。我们熟悉的X射线机、CT机、伽马刀等都是电离辐射设备。时下比较热门的重离子治疗肿瘤,也是电离辐射中响当当的后起之秀。

+ ✦ +

核废料都去了哪里?

中国对中低放射性核废料的处理,按国家标准和国际原子能机构的要求处理,不论是固体核废料还是液体核废料,都要进行固化处理,然后装在200升的不锈钢桶里,放在浅地层的处置库里。

我国对核电厂流出液的放射性浓度有极其严格的规定,废水经过净化处理之后,流出液排放口下游1千米处受纳水体的放射性浓度必须达到饮用水标准(总β指标值为1Bq/L),与国际标准相一致。

各种堆型产生的废水不完全相同,对于广泛采用的压水堆核电厂,各类废水的处理工艺如下:

(一)工艺废水。主要为冷却剂相关系统(设备、管道和阀门)的疏水和引漏水。根据其放射性水平和盐含量的不同,可采用预过滤、离子交换、蒸发等方法处理。

(二)设备去污废水。主要为放射性设备去污产生的去污废水,其盐含量较高,一般采用蒸发处理。

(三)地面冲洗废水、淋浴水和洗衣房水。这类废水的放射性水平很低,可经过滤后排放,或采用蒸发处理或膜过滤(反渗透、纳滤或超滤等)处理。如废水含有洗涤剂,蒸发时则需添加消泡剂,或预先分解洗涤剂。核电厂产生的放射性废液属于中、低放,经过净化、浓缩后采用塑料、环氧树脂等固化在金属桶内;对于低放废液经过上述净化处理后,经检测符合规定值稀释排放。

+ ✦ +

我国核安全的未来之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了新时代,中国核事业进入了安全高效发展的新阶段,中国核安全事业进入了高质量高水平发展的新时期。中国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秉持理性、协调、并进的核安全观,履行维护核安全的使命,强化确保公众健康和环境安全的宗旨意识,以人民为中心保障核事业安全、健康、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繁荣,惠及国计民生。

中国将继续规范和严格核设施、核材料、核活动和放射性物质安全监管,持续推进核安全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现代化建设,有力维护国家核安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保障。

中国将继续推进核安全国际合作,担当大国责任,履行国际义务,推动建立公平、合作、共赢的国际核安全体系,提升全球核安全水平,促进各国共享和平利用核能事业成果,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稳定,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作出积极贡献。来源:核以道和监制:刘幸海责编:寇荣编辑:冯丽晨、马思稳

Powered By Z-BlogPHP 1.7.4

Copyright 辐射安全许可证代办 | 网站地图sitemap.htm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内容收集整理自互联网 ,如不慎侵权,请联系,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