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放射工作人员培训考试试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
1.以下哪种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
A.α射线
B.β射线
C.γ射线
D.X射线
答案:C。α射线穿透能力最弱,一张纸就能挡住;β射线穿透能力比α射线强一些,但一般几毫米厚的铝片可阻挡;γ射线穿透能力最强,需要较厚的铅板等才能有效屏蔽;X射线穿透能力也较强,但通常γ射线穿透能力更优。
2.放射工作人员在特殊情况下,有效剂量在一生中不得超过()mSv
A.100
B.200
C.400
D.500
答案:D。根据相关放射防护标准,放射工作人员在特殊情况下,有效剂量在一生中不得超过500mSv。
3.个人剂量监测周期一般为()个月,最长不得超过()个月
A.1,3
B.2,4
C.3,6
D.6,12
答案:A。个人剂量监测周期一般为1个月,最长不得超过3个月,以及时掌握放射工作人员的受照剂量情况。
4.医用诊断X射线机房的主防护铅当量厚度应不小于()mm
A.1
B.2
C.3
D.4
答案:B。医用诊断X射线机房的主防护铅当量厚度应不小于2mm,以有效防护X射线外漏。
5.以下不属于外照射防护三原则的是()
A.时间防护
B.距离防护
C.屏蔽防护
D.剂量防护
答案:D。外照射防护三原则是时间防护(减少受照时间)、距离防护(增大与辐射源的距离)、屏蔽防护(设置屏蔽物),剂量防护不属于外照射防护三原则。
6.当发生放射事故时,放射工作人员应首先()
A.逃离现场
B.报告上级领导
C.采取措施保护现场,避免他人受到不必要的照射
D.自行处理
答案:C。发生放射事故时,放射工作人员应首先采取措施保护现场,避免他人受到不必要的照射,然后再报告上级领导等后续处理。
7.放射性核素的半衰期是指()
A.放射性核素的活度减少一半所需的时间
B.放射性核素的质量减少一半所需的时间
C.放射性核素的能量减少一半所需的时间
D.放射性核素的原子数减少一半所需的时间
答案:A。放射性核素的半衰期是指放射性核素的活度减少一半所需的时间。
8.放射工作人员上岗前应当接受放射防护和有关法律知识培训,培训时间不少于()天
A.2
B.3
C.4
D.5
答案:C。放射工作人员上岗前应当接受放射防护和有关法律知识培训,培训时间不少于4天。
9.以下哪种仪器可用于监测X射线和γ射线()
A.热释光剂量计
B.中子测量仪
C.表面污染仪
D.放射性活度计
答案:A。热释光剂量计可用于监测X射线和γ射线;中子测量仪用于测量中子;表面污染仪主要用于检测放射性表面污染;放射性活度计用于测量放射性核素的活度。
10.对放射工作场所和放射性同为素的运输、贮存,用人单位必须配置防护设备和报警装置,保证接触放射线的工作人员佩戴()
A.射线累积计量仪
B.个人剂量计
C.便携式射线报警仪
D.便携式放射性检测仪
答案:B。用人单位要保证接触放射线的工作人员佩戴个人剂量计,以准确记录其受照剂量。
11.医用电子加速器属于()类射线装置
A.Ⅰ
B.Ⅱ
C.Ⅲ
D.Ⅳ
答案:A。医用电子加速器属于Ⅰ类射线装置,其潜在危害较大。
12.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周期为()年
A.1
B.2
C.3
D.4
答案:A。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周期为1年,以便及时发现健康问题。
13.以下哪种物质可用于屏蔽中子()
A.铅
B.铁
C.水
D.铜
答案:C。水含有大量的氢原子,氢原子对中子有较好的慢化和吸收作用,可用于屏蔽中子;铅、铁、铜主要用于屏蔽γ射线等。
14.对于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按照放射性核素日等效最大操作量分为()级
A.二
B.三
C.四
D.五
答案:B。对于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按照放射性核素日等效最大操作量分为甲、乙、丙三级。
15.放射工作人员在进行放射性药物治疗操作时,应佩戴()
A.铅眼镜
B.铅帽
C.铅围裙
D.以上都是
答案:D。放射工作人员在进行放射性药物治疗操作时,为减少不同部位的受照剂量,应佩戴铅眼镜、铅帽、铅围裙等防护用品。
16.以下哪种射线在空气中的射程最短()
A.α射线
B.β射线
C.γ射线
D.中子射线
答案:A。α射线质量大、电荷多,与物质相互作用强烈,在空气中的射程最短,一般只有几厘米。
17.放射工作单位应当组织上岗后的放射工作人员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两次检查的时间间隔不应超过()年
A.1
B.2
C.3
D.4
答案:A。如前面所述,放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