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放射法律法规及防护知识培训试题(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2024年修订),使用Ⅰ类、Ⅱ类、Ⅲ类放射源的单位,应当组织对本单位的安全和防护状况进行安全评估的频率是:
A.每半年一次
B.每年一次
C.每两年一次
D.每三年一次
2.依据《放射诊疗管理规定》,开展放射治疗工作的医疗机构,应当配备的人员不包括:
A.放射治疗医师
B.医学物理人员
C.放射防护专职人员
D.影像技师
3.《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2X)规定,公众成员的年有效剂量限值为:
A.1mSv
B.5mSv
C.10mSv
D.20mSv
4.某医院使用Ⅲ类射线装置进行X射线摄影,其《放射诊疗许可证》的有效期为:
A.3年
B.5年
C.8年
D.10年
5.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中,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检测的周期为:
A.每年一次
B.每两年一次
C.每三年一次
D.每五年一次
6.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申请领取放射诊疗许可证的医疗机构,其放射诊疗设备应当符合的要求不包括:
A.具有合格的检测报告
B.安装后经省级卫生行政部门验收
C.定期进行稳定性检测、校正和维护保养
D.配备必要的质量控制检测设备
7.放射防护中,用于屏蔽γ射线的常用材料是:
A.铅
B.铝
C.塑料
D.混凝土
8.某放射工作人员年度个人剂量监测结果显示,其有效剂量为25mSv,该情况属于:
A.正常范围
B.超过公众剂量限值但未超职业限值
C.超过职业剂量限值
D.需立即调离岗位
9.《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条例》规定,低、中水平放射性固体废物在符合国家规定的区域实行:
A.集中深地质处置
B.近地表处置
C.海洋处置
D.暂存后自行处理
10.放射诊疗工作场所应当设置的电离辐射警告标志不包括:
A.黄色三角警告标志
B.中文警示说明
C.电离辐射符号(三叶草)
D.红色禁止进入标识
11.医疗机构发现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异常时,应当在多长时间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
A.3个工作日
B.5个工作日
C.7个工作日
D.10个工作日
12.放射治疗中,为减少正常组织受照剂量,常采用的技术是:
A.常规二维放疗
B.调强适形放疗(IMRT)
C.普通X射线放疗
D.深部X线治疗
13.关于放射源丢失事故的报告时限,《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规定,发生丢失后应当立即向当地公安部门、生态环境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在几小时内完成书面
A.2小时
B.6小时
C.12小时
D.24小时
14.个人剂量计的佩戴位置要求,对于躯干受照为主的放射工作人员,应佩戴于:
A.头部
B.胸部(铅围裙内)
C.胸部(铅围裙外)
D.手部
15.《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规定,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档案保存期限为:
A.自其脱离放射工作之日起不少于10年
B.自其从事放射工作之日起至退休
C.永久保存
D.自其退休之日起不少于20年
16.某医院新增一台DSA设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在投入使用前应当:
A.自行调试后直接使用
B.经省级卫生行政部门验收合格
C.委托有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性能检测和防护检测
D.向生态环境部门备案即可
17.放射性同位素储存场所应当设置的安全措施不包括:
A.防火、防水、防盗设施
B.监控系统
C.通风系统
D.与其他物品混放的隔离标识
18.放射诊疗患者防护中,对婴幼儿、孕妇腹部进行X射线检查时,应当:
A.禁止进行任何X射线检查
B.严格控制照射野,使用防护屏蔽
C.无需特殊防护,按常规流程操作
D.由患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后进行
19.《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中,职业照射的眼晶体年当量剂量限值为:
A.150mSv
B.200mSv
C.300mSv
D.500mSv
20.医疗机构未按照规定对放射诊疗设备进行质量控制检测的,依据《放射诊疗管理规定》,可处的最高罚款金额为:
A.1万元
B.3万元
C.5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