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一是持续开展“三整治一保障”专项行动。截至2025年5月底,共梳理排查上报餐饮油烟、恶臭和噪声扰民等问题清单共235个。其中,餐饮油烟问题10个,全部立行立改;恶臭扰民问题36个,立行立改34个;噪声问题189个,立行立改183个,完成率96.6%,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二是加快推进中央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项目建设。截至2025年6月,安徽云越环保有限公司活性炭再生项目三条生产线已到厂,正在进行设备安装,预计11月投产,中央大气专项资金已拨付企业800万,全部用于支付设备款。指导4家企业申请中央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用于设备提标改造,均已纳入中央资金储备库,其中叶集区荣冠木业有限公司、光大生物热电有限公司已通过专家评审。

(二)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一是强化断面水质目标管理。紧盯国省控断面考核目标,常态化开展巡河护水。二是强化水质监测预警。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对国省考断面、入河排污口、饮用水水源地开展水质监测,及时掌握水质状况及变化趋势。三是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对河流沿线入河排污口情况开展巡查,重点巡查是否存在工业排口、畜禽养殖场(小区)排口以及生活污水集中排口,严厉打击各类违法排污行为。四是强化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监管。常态化开展饮用水水源地巡查工作,重点查看水源地规范化建设情况,及时排查风险隐患,定期对水源地水质开展监测,全区3个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100%。
(三)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一是有序推进农村环境治理三项重点工作。2025年计划完成6个行政村污水治理任务和1个行政村综合环境整治任务,各项治理工作已全面开展。目前已完成3个行政村污水治理任务和1个行政村综合环境整治任务。二是开展集中式农村生活污水设施问题专项排查行动。对集中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开展全面自查,排查问题20个,根据不同问题类型形成整改清单,对于设备破损、工艺落后的设施逐步进行维修、更换。三是加强土壤重点监管企业管理。督促区内纳入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名录的1家企业严格履行法定义务,积极主动开展年度自行监测和风险隐患排查。
(四)深入推进环境问题整改。一是高位推动环境问题整改。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专项听取整改情况汇报,分管领导紧抓整改销号工作。截至目前,中央信访件已整改销号3件,剩余1件正在序时整改中;省级信访件已全部整改销号,反馈问题已整改销号8件,已申请验收3件,序时整改9件。
二是持续开展环境问题自查工作。今年以来,全区累计自查问题29个,其中纳入“N”类问题整改12个,涉及建设扬尘治理、餐饮油烟整治、生活垃圾清理等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领域,其余均立行立改。
(五)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严把生态环境准入关。加强环评质量管理,将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等各项措施及投资纳入环评重要内容,在环评批复上明确污染防治各项措施,重大项目或复杂项目邀请专家实地勘查、实施技术评估,考察、论证后上局党组会议集体研究,严格把控项目审查关,确保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进。截至目前,受理评审13个项目,完成7个项目审批。
(六)严格环境执法监管。一是规范开展涉企执法检查。积极推进“互联网+执法”,探索利用非现场执法作为案件来源,实施分级分类监管,对高风险企业加强检查,对信用良好企业减少干扰,既提升了监管效能,又减轻了企业负担。严格按照《长江三角洲区域生态环境行政处罚裁量规则》要求,根据违法行为事实、性质、情节、社会危害程度等因素进行裁量,同时对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案件坚决从轻或减轻处罚。截至目前,已立案查处6家案件,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5家,处罚金额35.875万元,剩余1家案件正在办理中。二是扎实开展执法大练兵活动。为精准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筑牢能力根基,我局坚持全员参与,将大练兵融入日常执法,在专项检查、信访案件处理中锤炼队伍,并针对考核要求,办理完成1起涉及排污许可证管理案件,正在办理1起非现场执法案件。三是严格推进信访投诉办理。1-6月,共受理涉及生态环境信访件共46件,较2024年同期下降28%,所有受理问题均在第一时间开展了调查处理,并在规定时限内进行答复回访。
(七)深入推进生态环境风险防范化解。一是开展口腔诊所、宠物医院专项排查工作。在全区范围内共发现5家需办理辐射安全许可证单位,现已办理4家,剩余1家正在按流程审核中。二是开展在册监管单位日常巡查工作。截至目前共巡查6家射线利用单位,检查其场所及个人剂量片监测报告,查看辐射安全防护措施有无落实到位,督促并指导2家辐射安全许可证临期单位及时延期。三是严格落实市级反馈问题整改。及时将反馈问题交办给具体射线利用单位,指导其按时整改到位,现已基本整改完成,确保全国核技术利用管理系统数据质量核查不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