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安全许可证政策解读

全国辐射安全许可证代办

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丨核辐射知识科普10问

1、制订《核安全法》的目的是什么?

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丨核辐射知识科普10问

为了保障核安全,预防与应对核事故,安全利用核能,保护公众和从业人员的安全与健康,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核安全法》中所说的 核材料包括哪些?

核材料,是指:(一)铀-235材料及其制品;(二)铀-233材料及其制品;(三)钚-239材料及其制品;(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需要管制的核材料。

3、《核安全法》中所说的核废物包括哪些?

放射性废物,是指核设施运行、退役产生的,含有放射性核素或者被放射性核素污染,其浓度或者比活度大于国家确定的清洁解控水平,预期不再使用的废弃物。

4、家用电器的辐射可怕吗?

不可怕,测试数据证明,家用电器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电磁辐射,只要我们购买合格正规的产品,正常使用一般不会受到电磁辐射的危害。

5、在电脑旁听音乐,突然电脑旁的手机响了,在手机响之前听到电脑的音箱发出“滋滋”的声音。请问这种声音就说明电磁辐射很大,必须远离吗?

不是,这种“滋滋”声音其实是手机电波和电脑电波之间发生的电磁干扰,手机信号本身很小,只是这种干扰信号经过电脑放大后,在音响中放映出来了。

6、手机的电磁辐射大还是基站的电磁辐射大?

手机。我国对移动通信频段的电磁环境限值是有明确规定的,即《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8702-1988)中规定的40微瓦每平方厘米,这一数值是国际标准的1/10。

7、电磁辐射与电离辐射都是什么意思?

在电磁波谱中,X射线和γ射线具有更高的频率,这些电磁波携带的能量足以破坏分子化学键,能够使物质电离,故称作电离辐射。对于日常生活中利用到的电力、无线电、微波等,由于其处于电磁波谱中频率相对低、波长相对长的一端,它们的光子能量比较低,并不能使物质原子或分子产生电离,故又称为非电离辐射。

8、人类的哪些活动会涉及放射性?

人类的很多活动都会接触放射性。例如:人们摄入空气、食物、水造成的辐射照射剂量约为1.5毫希/年。戴夜光表每年有0.02毫希;乘飞机旅行2000千米约0.01毫希;一次X光检查0.1毫希。少量的辐射照射不会危及人体的健康。

9、为什么说输变电设施对周围环境不产生有效的电磁辐射?

这是因为交流输变电设施产生的工频现场和工频磁场属于极低频场,是通过电磁感应对环境产生影响的。工频电场和工频磁场的频率只有50赫兹(Hz),波长很长,达6000千米,而输电线路本身,由于其长度一般小于这个波长,因此不能构成有效的电磁辐射。

10、输变电工程与居民区有距离要求吗?

国家对输变电工程与居民区等建筑物没有明确的距离要求,主要依据标准限值和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论述站址选择和路径的合理性。

来 源 | 铁岭市生态环境局

文 字 | 辛鑫

长按二维码

关注铁岭生态环境

Powered By Z-BlogPHP 1.7.4

Copyright 辐射安全许可证代办 | 网站地图sitemap.htm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内容收集整理自互联网 ,如不慎侵权,请联系,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