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27 08/04/42
一、哪些行为会被认定为虚假申报?
阴阳合同:这是最典型的玩法。签两份合同,一份是真实的交易价格(阴合同),另一份是故意做低的虚假价格(阳合同)用来报税,想用这种方式逃避税款。 转让价格明显偏低:比如申报的股权转让收入比股权对应的净资产份额还低,或者比当初投入的成本还低,又没有正当理由。简单说,你的卖价低得不符合常理,税务局就会怀疑。税务机关对认定价值明显偏低拥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 掩盖股权交易实质:比如本来是通过股权转让来实现大额房地产交易,但想办法在形式上包装成别的交易,以此来少交税。 提供虚假的财务报表:为了显得公司不值钱或者亏损,提供假的财务资料,降低税负。 该申报的不申报:比如公司用盈余公积、资本公积、未分配利润转增资本,对个人股东来说,这相当于拿到了股息、红利,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但很多企业转了也就转了,股东并没有去申报这笔税。
二、虚假申报被查出来,具体有哪些后果?
补缴税款+滞纳金:这是最基本的。不但要补齐该交没交的税款,还要从滞纳税款的那天起,按天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时间拖得越久,滚得越多。 行政罚款:如果被认定为“偷税”行为,税务机关会处以不缴或者少缴税款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这个罚款幅度相当高,主观恶意越大,处罚通常越重。 刑事风险——逃税罪:这就不是罚钱能了事的了,可能会坐牢。如果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比如达到5万元以上)并且占应纳税额10%以上,就可能构成逃税罪,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如果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30%以上,刑期可能在三年以上七年以下。不过,如果是首次触犯,在接到税务机关的追缴通知后,只要补缴了应纳税款、缴纳了滞纳金,并且接受了行政处罚,一般可以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如果你在五年内因为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过两次以上行政处罚,那就享受不到这个“宽大处理”了。 影响企业和个人信用:税务处罚信息会被纳入信用记录,在“信用中国”等网站公示。这会导致企业贷款、招投标、参加政府采购等受到限制,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坐高铁、飞机可能都会受影响。 股权变更登记受阻:现在很多地方,包括上海,政策要求个人转让股权办理工商变更登记前,需要先拿到个人所得税的完税凭证。市场登记机关会查验这个凭证后才给办变更。你想虚假申报,可能连工商变更这关都过不去。
三、如果已经做了虚假申报,该怎么办?
主动自查补税是关键:最好的办法就是自己尽快核对报税数据,如果发现错误或者不当之处,主动向税务机关说明情况并补缴税款和滞纳金。这样做,往往能争取到从轻甚至免除处罚的机会。这被称为“首违不罚”或者主动纠正的精神。 积极配合税务机关调查:如果已经被税务机关盯上并开始调查了,这时候千万别藏着掖着或者抵触。积极配合,提供真实、完整的财务资料,态度诚恳很重要。 寻求专业税务律师或顾问的帮助:事情如果比较严重,或者自己心里没底,别犹豫,赶紧咨询专业的税务律师或者资深财税顾问。他们经验丰富,能帮你分析风险程度,制定最有利的应对策略,甚至代表你和税务机关沟通。 保留好所有相关证据:包括股权转让合同、付款凭证、财务报表、与税务机关的沟通记录等。这些证据在未来可能发生的争议中,是保护你自己的重要武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