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27 08/04/42
虚假申报,税务部门是怎么认定的?
隐瞒收入:就像前面说的,把分红收入往少了报。 虚增扣除:把不符合条件的专项附加扣除项目(比如子女教育、住房租金等)也给填上去,或者夸大扣除金额。 伪造材料:弄虚作假的合同、发票什么的,用来“证明”一些不存在的支出或者扣除。
虚假申报的具体后果有哪些?(从轻到重)
- 1
补税+滞纳金:这是最基础的。你得把少缴的税款或者违规申请的退税款补回去,同时还要支付一笔滞纳金。滞纳金是按天算的,每天万分之五,累积起来也不少呢。 - 2
罚款:这个就有点肉疼了。 如果被认定为“编造虚假计税依据”,但还没造成不缴或少缴税款的结果,可能会面临5万元以下的罚款。 如果构成了偷税,那罚款就更重了:税务机关会处不缴或者少缴税款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比如说,你通过虚假申报少交了10万的税,罚款可能就在5万到50万之间。
- 3
影响纳税信用:这个影响是长远的!你的虚假申报行为会被记入个人纳税信用档案。信用坏了,以后贷款、买房、出国都可能受影响,真是因小失大。 - 4
刑事责任(最严重!):如果虚假申报的数额巨大,或者情节严重,就可能不再是罚点款那么简单了,很可能触犯《刑法》,构成逃税罪或者骗取出口退税罪。 根据《刑法》第201条,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10%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30%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如果是骗取出口退税,刑罚会更重。
已经虚假申报了怎么办?补救措施来了!
主动纠正是首选:在税务机关发现之前,自己主动去更正申报,并补缴税款和滞纳金。这种情况下,税务机关通常会考虑减轻甚至免除行政处罚。个税APP上一般都有更正申报的入口,操作起来不算太难。 积极配合调查:如果已经被税务机关盯上,发来了询问或检查通知,一定要积极配合,如实提供资料,态度要好。千万不要试图隐瞒、销毁证据,那只会让事情更糟。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涉及金额比较大,或者情况比较复杂,自己心里没底,强烈建议咨询专业的税务师或者律师。他们能帮你分析风险,制定最有利的应对策略。
云哥的贴心提醒
诚信纳税是根本: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依法诚信纳税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不要为了眼前一点小利,赌上自己的信用和自由。 政策法规要了解:在办理股权分红退税前,最好花点时间了解下相关政策,或者拨打税务服务热线12366咨询清楚,避免因误解政策而犯错。 侥幸心理要不得:在金税四期的大数据背景下,税务监管越来越严密,那些所谓的“退税攻略”往往藏着巨大的风险,千万别轻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