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27 08/04/42
理解上海股权并购的税务挑战
股权并购税务筹划的核心方法
1 选择并购目标与类型
关注目标企业的经营状况和所在地:如果并购企业自身盈利水平较高,可以考虑并购一家有净经营亏损的企业。通过并购后的盈亏互抵,可以降低合并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从而减少企业所得税。此外,可以关注注册在享有税收优惠政策地区(如特定的高新技术园区)的目标企业,并购后可能使整个集团受益。 分析并购类型的影响:横向并购通常不改变主营业务,但对纳税人身份可能产生影响(如小规模纳税人转为一般纳税人)。纵向并购可以使集团内部的交易行为合理化,可能减少一些流转环节,从而降低流转税负,但也可能增加新的纳税环节或税种。
2 设计并购支付方式
现金收购:目标公司股东需要就股权转让所得缴纳所得税,这会增加其税收负担,可能转而要求更高的交易对价,从而推高收购成本。 股权支付:收购公司通过增发自身股票的方式换取目标公司股权。根据现行政策,如果交易对价中股权支付比例符合特定要求(如不低于85%),可能适用特殊性税务处理,实现并购时点税款的递延。这对目标公司股东而言,可以暂不确认转让所得,无需立即缴纳所得税;对收购方而言,虽不能按公允价值确认被收购股权的计税基础,但获得了现金流上的优势。 综合证券并购:结合现金、股权、债券等多种支付工具,可以提供更大的灵活性,平衡各方税收负担和现金需求。
3 规划并购融资途径
债务融资:通过银行贷款或发行债券募集资金,其利息支出一般可以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产生“税盾”效应,降低融资的税后成本。 股权融资:通过增发股份募集资金,其支付给股东的股利不能在税前扣除,没有节税效果。 因此,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合理运用债务融资可以降低并购的税收成本。但也要注意避免过度负债导致的财务风险。
4 用足税收优惠政策
企业重组的特殊性税务处理:这是并购税务筹划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政策。符合条件(如具有合理的商业目的、被收购股权比例不低于、股权支付金额不低于交易总额的85%等)的企业重组交易,可以选择适用特殊性税务处理,实现所得额的递延纳税。这实质上提供了税款的时间价值,缓解了并购时的现金流压力。 地区性税收优惠:关注目标企业或并购后主体是否可以享受某些区域(如特定产业园、自贸区等)的税收优惠政策。 行业性税收优惠:如并购国家鼓励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可享受企业所得税税率优惠。
“一次性税源”与退税的合规管理
并购税务筹划的风险防控
政策变动风险:税收政策可能调整,筹划方案需具备一定灵活性,并密切关注政策动态。 认定风险:例如,申请特殊性税务处理需满足严格条件,若主管税务机关认定不符合条件,则筹划失败,需补缴税款及滞纳金。 操作不当风险:整个并购流程涉及多个环节,任何一环的操作失误都可能引发税务问题。
- 1
确保商业实质:筹划方案必须建立在真实的商业目的之上,避免被认定为滥用税收政策。 - 2
寻求专业支持:并购税务筹划专业性极强,建议聘请经验丰富的税务顾问或专业机构参与。 - 3
加强内部沟通:确保业务、财务、法务等部门在并购过程中协同合作,信息畅通。 - 4
保持文档完整:完整保存与并购决策、交易结构设计、税务考量相关的文档资料,以备税务机关查验。
